地址:昆明市五华区二环
邮编:650000
手机:13111111111
座机:0871-11111111
传真:
邮箱:
从业十多年,木及少有人叫他探侦或者探长,倒不是他不喜欢,他把福尔摩斯和狄仁杰当成自己的偶像,探案集和刑侦剧看了不少,私家探侦这个名头,他并不排斥,甚至觉得脸有荣光,更是终木及追求。只因为现行的法律难以让这个行当见光,他和同行们,只能想着法子去变通,商务咨询、情感咨询、打假、跑腿找人……怎么合规,怎么便妥。
在我国“私家探侦”是被法律明禁止的,他们并没有刑事案件的侦查权。1992年我国头部的私家探侦机构在昆明成立,但很快就被公安部扼杀在摇篮之中。业内人士只好转战到地下。批上“调查zhongxin”、“信息咨询”的外衣,大气擦边球。说白了就是没有合法身份的情报员。工作内容就是等、跟、拍、捉。
现实际生活中,因银行、房屋登记部门等机构不接受个人查询相关信息,个人很难获取上述银行账户存款、房产信息,但往往有人会以种种非法手段获取上述信息,那么以非法手段获取的信息不仅不会被法院认可,收集信息的人或委托收集信息的人有可能涉嫌侵犯公民个人信息罪,如此就得不偿失了。
在位于内江某某广场某的一家办公楼内,王探员将记者请进了他装修考究的办公室。这位曾经在暗访报道出来后四处打听记者电话并以异样的口气说“要请记者喝喝茶,摆一下”的“私家探侦”客气地给记者倒了杯茶,算是跟记者“一笑泯恩仇”了。
这是大多数委托人都会提出的要求,这是一个王炸,不会给对方留下只要有那么一个辩解的余地,但一个有职业素养的探侦,面对这一要求时,“拒JUEe,相当的是拒JUEe的,这是隐私。”
这是一个游走在法律边缘的神秘行业,从业者亦正亦邪,一边以道德维护者自居,让失信者、小三现形;一边跟踪、监听、偷拍……肆意侵犯个人隐私。他们的存在满足了一些人的需求,却也给社会平添了一丝不安。见不得光的私家探侦,能找到自己的阳光身份吗?居然还有探侦注册商标“锦衣探长”