地址:昆明市五华区二环
邮编:650000
手机:13111111111
座机:0871-11111111
传真:
邮箱:
用人单位需证明公司有与“员工代人打卡或找人代打卡,给予解除合同”相对应的规章制度(奖惩条例、员工手册)。且该规章制度是通过民主程序制定,并向劳动者公示。公司在制定相关制度时,需要保留规章制度经过民主程序制定的书面证据,保留已经向劳动者公示的证据。
他曾与浙江本地某地级市的地方银行达成合作,替对方处理呆帐坏帐,说白了就是去找老赖催账,和银行签意向时,对方提醒他,千万不能涉及暴力催收,不然后果自负。合法探侦拍着胸脯打包票,一切问题用和平的方式解决。他还专门招了一支业务员队伍,十几个人,分成两拨人,天天给那些老赖打电话要钱。两个月后,他只要到了两笔款子。
民警顺线跟踪,査实一个以潘某为首的10人犯罪团伙。该团伙以昆明为据点,通过网络募集公民信息和需求,在全/国范围内进行找车、找人、催收债务、查询户籍、查询开房记录等违法犯罪活动。
法治社会里,法律的归法律,道德的归道德,权利的问题归权利,只要有那么一个公民的隐私权利、个人信息都应受到法律的公平保护,那种专门性经营公民隐私、个人信息业务的私家探侦或咨询公司,就应该让它们见不得法治的光。而对于那种不以获取公民个人信息为经营业务的服务机构,行政单位许可的应尽快出台相关规范,厘清灰色与黑色的界线。
还有一些机构是打着“维护婚姻权益”这样的高大上旗号,自称“小三、二奶杀手”,从事违法活动,实际上都是一些唯利是图,干着只要给钱就无所不查、无所不跟踪、无所不拍的业务。
李某因一直找不到欠他钱的王某,去年7月便尝试寻求其他查找渠道。他在手机浏览器上输入搜索关键字“定位”,页面上显示出多条搜索结果。李某发现有一条搜索结果显示的是一家私家探侦公司的网页,上面还留有公司的联系方式。李某按这个号码打过去:“你们能通过手机号码定位使用者的位置吗?”“可以。”“怎么收费?”“每次600元,24小时定位是每天1600元。”之后,对方就要求李某添加微信,并强调只接受红包付款。
2019年6月中旬,宜昌市公安局网安支队网上巡查发现,某微信账号对外公开发布“全/国找车、寻人,不成功不收费”的寻车找人广告,涉嫌侵犯公民个人信息犯罪,遂指定夷陵区分局管辖立案侦查。